香港市花洋紫荊的故事
(作者:黎存志)

洋紫荊(Bauhinia blakeana Dunn)首次在1965年選定為香港的市花。及後,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主權而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洋紫荊更用作特區區徽。洋紫荊在香港的公園、花園、路旁的花圃以及世界不少地方廣泛栽種。它吸引人的葉形和眩耀的花,開遍冬季,相信大多數市民都會對它甚為熟悉。然而,甚少人知道它的歷史和發現經過。

植物及林務部1903年的年報首次題及這個品種。報告中寫道:「該樹木品種神秘的來源和燦爛的花朵早已引起人的興趣。它約在20至30年前在摩星嶺的樹林中被發現,發現者把它從那裡引入薄扶林療養院的花園,其後再引進到植物公園。至今,仍未能找到和它相同的品種」。

其後,它的標本曾與存放在英國邱園標本館和其他標本館中的比較了,但是沒有在其它地方發現任何類似的植物。直到1908年,當時植物及林務部的監督鄧恩先生,用拉丁文描述了這種樹木,並在植物學報正式發表它作為一個新種。鄧恩在文中注明:「洋紫荊得以保存,實有賴薄扶林巴黎外方傳教會神父們的功勞。他們由靠近海邊一房子的頹垣中發現了它;從這些樹再移植至植物公園」。洋紫荊的種名以1898至1903年任港督的卜力(Henry Blake)爵士及其夫人命名,以表揚卜力夫婦對植物公園的支持。

洋紫荊以剪枝、插枝及壓條繁殖。今日我們見到的洋紫荊,很可能都是首株種在植物公園的直接後代。


市區常見的羊蹄甲屬樹種

除洋紫荊外,市區常見的羊蹄甲屬樹種還有紅花羊蹄甲和宮粉羊蹄甲。這三種樹木的葉片形狀十分相似,單看葉形往往難以分辨。但是在它們開花的時候,我們可以透過花瓣的顔色輕易地分辨出這三個品種。洋紫荊的花期在十一月至三月,紅花羊蹄甲由十月至十二月,而宮粉羊蹄甲的花期則是初春的三月。洋紫荊的花瓣是紫紅色,紅花羊蹄甲是粉紅色至淡粉紅色,而宮粉羊蹄甲則是粉紅色至淡紫色,其中一片花瓣有紫紅及黃色的條紋。而洋紫荊開花後鮮有結出莢果。

洋紫荊、紅花羊蹄甲和宮粉羊蹄甲樹形優美,花朵外型吸引且顔色鮮艷,觀賞價值高,是公園及休憩用地常見的園景觀賞喬木。但由於它們的木質較脆弱,應避免種植於當風位置。

洋紫荊的葉片

紅花羊蹄甲的葉片

宮粉羊蹄甲的葉片

洋紫荊的花

紅花羊蹄甲的花

宮粉羊蹄甲的花


土沉香與「香港」之得名

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 又名牙香樹、白木香,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做「女兒香」。它是原產南中國的常綠喬木,有平滑及淺灰色的樹幹、卵形及葉脈幼細的葉片和黃綠色的小花。在夏天,可看到一個個綠色的果實掛在樹上。土沉香的用途廣泛,它的樹脂可製成香料或供藥用,木材可製線香,而樹皮可用來造紙。由於分佈區不斷縮小,只剩下零星的分佈,中國國務院已將它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予以保護。但土沉香在本港常見,並未受任何特別的威脅。

土沉香與我們現居地的名稱有甚麼關係呢?香港這個名稱的起源,雖然有多種說法,但普遍認為香港即「香的港口」。

根據當代著名學者羅香林教授撰寫的《一八四二年以前之香港及其對外交通》及其他有關資料描述,在宋朝,東莞一帶及香港的新界瀝源(沙田)及沙螺灣(大嶼山西面)大量種植土沉香。當時,香農將土沉香的產品 - 琥珀狀、半透明的香塊(又稱「莞香」) - 從陸路運到尖沙頭(即今日的尖沙咀),再用舢舨運往石排灣(即今日的香港仔),再轉運至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甚至遠達阿拉伯。因此,石排灣這個販運香品的港口被稱為「香港」,即「香的港口」,後來「香港」更成為整個海島的名稱。

但到了清朝初年,朝廷為了清剿海患,勒令東南沿海居民向內陸遷徙。因此,種植土沉香的農業受到很大的影響。現時香港已沒有出產土沉香作經濟用途,然而香港的氣候及水土適宜土沉香生長,因此土沉香已成為本地郊野常見的樹種。


香港的植被

主要的植被群落的文字版

由於長期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香港的原生植被早已不復存在。現存的植被是戰後經過半個世紀恢復起來的次生林。主要的植被群落大致可分為樹林、灌叢和草地三種,而小型的群落則在淡水及海岸環境等特殊生境出現。

在古老的村落後方或廟宇附近常有面積小但種類豐富的「風水林」,村民因需要保護當地的風水,不僅不會破壞其中的樹木,還會時常加以保護,使許多物種能在這些樹林中繁衍生息。村民也有添種其他樹木,種類包括土沉香、樟樹、果樹如龍眼、荔枝和蒲桃,以及大竹叢。

香港的天然山坡亦種植了不少人工林,主要種類有臺灣相思、馬尾松、濕地松、桉樹、紅膠木等,而近年山坡植樹亦較多採用一些本地樹種,包括浙江潤楠、黧蒴錐及木荷等。而本港的竹林主要由灌木型散生竹組成,常見的種類有篲竹、托竹、華箬竹等。

一些香港常見的野生植物

九節
香港林地的常見灌木

浙江潤楠
香港樹林常見樹種

黃槿
香港海岸生境常見植物

芒萁
香港山坡常見植物


關於薇甘菊

薇甘菊的花和葉

薇甘菊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屬外來品種,原產於中南美洲等熱帶地區,現已遍布印度、東南亞、太平洋島嶼及華南地區,包括廣東和香港。 有如其他攀緣植物一般,薇甘菊會藉攀附其他植物至樹冠以攝取更多陽光,從而有助生長。更甚的是,薇甘菊的葉子生長蓬勃,會覆蓋其他植物,令其光照不足,難以進行光合作用,因而有礙生長,甚至死亡。薇甘菊在春夏兩季生長迅速,因此有「一分鐘蔓延一英里的雜草」("Mile-a-minute weed")之稱。此外,它既可藉種子萌芽生長作有性繁殖,又可在莖節處生根作無性繁殖。

薇甘菊長有對生的心形葉片,長4至13厘米,葉緣有不規則的粗齒或淺波狀圓鋸齒;莖細長,多分枝,無毛;花呈白色,細小且有微香,於枝端簇成細小的頭狀花序;果實細小,呈黑色,頂端的白色冠毛有利風力傳播。


政府的防治薇甘菊策略

薇甘菊的種子頂端有白色冠毛

確定是否需要清除

當局在接到有關薇甘菊的查詢或投訴時,如需要時會派員到現場視察,以確定所指的攀緣植物屬何品種,同時評估該處的生境和樹木受影響的程度。視察人員會小心察看並鑑定該攀緣植物,因為有可能是本地原生品種而並非薇甘菊,例如是本港常見的粉葉羊蹄甲(Bauhinia glauca)和刺果藤(Byttneria aspera)。若然是這些植物,便不宜清除,否則,該處的天然植被會受不必要的干擾,而且有可能讓薇甘菊乘虛而入。

釐定優先次序

要完全杜絕薇甘菊在本港出現,目前並不可能,因為它已在多處地方落地生根。當局考慮清除薇甘菊的要求時,應先根據該處的樹木受影響程度和土地用途而評估其優先次序。一般會優先處理具重要生態價值的地方,例如郊野公園、特別地區和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以抑制其蔓延。另外,假如有成熟的樹木和林地生境受嚴重影響,該處的薇甘菊亦會優先被清除。相反,除非十分礙眼並引起公眾關注,生長在荒地或受干擾地點上的薇甘菊則較為次要。此外,亦須考慮受薇甘菊影響的地點是否容易到達,有些受影響的地點因地勢險要或位置偏遠,極難到達。

分工合作

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定期監察郊野公園、特別地區和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並會清除薇甘菊,盡量防止它在這些地方蔓延。如有需要,其他有關部門會作出安排,把影響其轄區內天然林木和園林設施的薇甘菊清除。土地業權人和私人屋苑管理公司須負責管理其物業範圍內的地方,各部門或有關人士可委聘園林承辦商、熟練的園林工人或園務工人在其轄區清除薇甘菊。漁護署亦已擬備清除薇甘菊作業備考,供有關人士參考。

原則上,要保護林地和樹木免受薇甘菊損害,最佳辦法是多作監察和定期保養,以抑制其蔓延。可考慮在有關地點種植樹木和灌木,作為長遠的防治措施,但須符合該處的土地預定用途。此外,應盡量避免干擾和分割天然林地,以免造成林地邊緣地帶,讓薇甘菊有機可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