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管理專家小組
2012年9月19日第六次會議要點
- 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安排的進度
- 小組成員知悉樹木管理部門實施2012年樹木風險管理及評估安排的進度,該項安排是為確保部門在雨季來臨前作好準備,以預防及緩減樹木相關風險。截至2012年7月31日,所有參與2012年樹木風險評估工作的部門,基本上均已完成第I類地點的樹木風險評估工作,並填妥表格1及表格2,而大部分風險緩減工作亦已完成。樹木風險評估工作如期進行。
- 樹木辦在檢討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方法後報告,現時所採用方法和計劃,與國際間的做法相若。倘與海外比較,香港的規定其實已較美國農業部所頒布的規定更為嚴格。
- 至於樹木風險評估的培訓方面,樹木辦在2012年1月至8月為樹木管理部門的政府人員及顧問/承辦商員工舉辦了一些培訓課程、研討會和工作坊,讓他們清楚認識樹木辦所頒布的樹木風險評估安排。除了基本培訓外,樹木辦也資助部門提名的人員報讀多個樹木風險評估深造課程,包括樹木風險評估課程及考試(TRACE)、樹木風險評估訓練課程連考試(英國認可的LANTRA專業樹木檢查資格)及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舉辦的樹藝專業文憑課程,以提升部門的專業水平。
- 為確保能專業地進行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的工作,樹木辦要求樹木管理部門按其發出的樹木風險評估覆查程序指引,建立內部覆查機制。此外,樹木辦亦進行桌面及實地核查工作,以確定各部門有否遵行樹木辦頒布的樹木風險評估規定和方法,以及部門進行的樹木評估工作能否達到所要求的質素。
- 自收到專家小組在第三次會議所提意見後,樹木辦在改善樹木風險評估內部培訓的考核制度和核查工作上,均取得不少進展。樹木辦現正與本地教育機構研究,以增加各級人員的培訓機會。
- 小組成員就進一步加強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安排提出意見及建議。
- 褐根病 - 監察計劃及管理策略
- 小組成員知悉上述文件的目的,是為了檢討褐根病研究的結果,重點在於褐根病的診斷方法及其管理策略。
- 褐根病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肆虐了數十年,本地近年亦出現了數宗個案,並引起樹木辦關注。樹木辦在2011年制訂了有關褐根病的指引/資料摘要,協助各部門管理褐根病。由於曾直接處理數宗褐根病感染個案,蒐集到更多第一手資料,加上參考了相關文獻,樹木辦已擬備一份修訂指引。
- 樹木辦提出以下管理措施:
- 透過移除受感染樹木,將受感染部分妥善包裹並運往堆填區,以減低菌絲量。
- 以3種主要方法為土壤進行消毒,即水淹、使用有氨(尿酸)成分的化學物及泥土薰蒸劑,以殺滅土壤中受感染木塊的褐根病菌。
- 在治療感染褐根病的樹木方面,現時並無有效的化學療法。有些海外手法提倡以手術清除病樹的感染部分,然後再使用殺真菌劑,更換泥土,並提供支撐令樹木結構更穩固。這不是倚靠樹木本身的區隔化來防止腐爛,這做法有其好處,但與現代樹藝原則迥異。由於這種療法費用高昂,若染病樹木眾多則並不可行。樹木辦會建議在本港推行一項試驗計劃,研究在樹木初步感染褐根病時以生物防治媒體Trichoderma控制病菌的成效。
- 小組成員討論擬議的褐根病管理策略及大致支持,並就建議的褐根病修訂指引提供意見。
- 擴大柏麗大道花槽的建議
- 小組成員聽取擴大柏麗大道花槽的建議,以改善該處古樹名木的生長環境。康文署建議將柏麗大道某些重要位置的花槽擴闊2米或加長,以改善古樹名木的生長環境,讓樹根和氣根能在新花槽中生長。
- 建議進行試驗計劃,擴闊古樹名木YTM/6和9的花槽,並加長YTM/29的花槽,因為該幾棵古樹名木種植環境的限制相對較少。至於第二期項目的方案和規模,則視乎試驗計劃的結果再作決定。
- 小組成員大致支持有關建議,並提出若干改善意見。
- 須密切監察樹木的報告
- 小組成員聽取LCSD OVT S/9最新狀況的匯報。康文署已就擬擴大S/9的種植範圍以改善該樹生長環境一事,徵詢地政總署及路政署的意見。該兩個部門並無異議,唯一意見是擬擴大部分可能侵入一個私人苗圃的範圍。樹木辦和康文署將與相關部門及該私人苗圃進一步研究,看能否擴大種植範圍,以及苗圃能否以透水物料取代混凝土覆蓋相關位置。
- 小組成員就該改善建議提出意見。
- 小組成員知悉LCSD OVT E/35的狀況。鑑於該樹現時的狀況(即枯萎/瀕死),加上其位置靠近維多利亞公園內一條小徑,對公眾構成危險,因此建議盡早移除,以消除塌樹的風險。此外,亦建議收集泥土及碎木樣本化驗,以確定是否有可能已感染或會影響附近植物的可致病真菌。
- 小組成員普遍同意上述建議。
- 實地視察花園道的古樹名木LCSD CW/73及士美非路交界的CW/5
- 已實地視察CW/73,並向小組成員簡介CW/73的整體狀況及評估結果。
- 小組成員普遍對該樹結構的完整性深表關注,並提出下列意見:
- 該樹的整體結構狀況極差;
- 主幹及枝幹腐爛部分的腐爛速度較再生速度為快,情況嚴重,無法復原,因而影響該樹結構的穩定性;
- 現有的纜索系統或無法有效減低該樹倒塌的風險;
- 該樹向高車流量的花園道傾側;
- 為公眾安全起見,應移除該樹或只保留主幹。
- 小組成員同意移除該樹,以消除對花園道行人及車輛構成的風險。
- 小組成員實地視察CW/5,並知悉CW/5的整體狀況及分析結果。
- 小組成員普遍認為該樹的整體結構狀況惡劣,並提出以下意見:
- 等勢幹的連接部分腐爛並出現裂縫,或會影響樹木的穩定性;
- 該樹的觀賞價值低,因為已非原來的樹木(主幹),而是再生的氣根;
- 因先前過度修剪樹冠而長出的水橫枝需要不少護養工夫(例如經常修剪),為此,不值得在這方面花費公帑;
- 該樹沒有即時倒塌危險,而若干補救方法例如引導氣根生長方向、結構性修剪或裝設固定支架等,或許有助修復該樹,但不建議為該樹花費太多公帑;
- 如建議移除該樹,便應徵詢區內居民及各持份者對補償種植方案的意見。
- 小組成員同意由康文署向中西區區議會匯報該樹的最新狀況及各方案的優劣之處,聽取意見,然後才決定未來路向。
2012年9月19日第六次會議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