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叶榕, 假菩提树

学名 : Ficus rumphii Blume
英文名 : Mock Bodh Tree, Mock Peepul Tree
中文名 : 心叶榕, 假菩提树
科名 : 桑科
本地分布状态 : 外来物种

植物趣闻

原产地 云南西部。其他东南亚国家亦有分布。
名字由来 因名思义,心叶榕的叶片是心形的。因外观与菩提树十分相近,容易令人混淆,故又名「假菩提树」。
真假菩提 真的「菩提树」的叶尖有一段较长的尾尖,达叶面长度的四分之一至一半,而假菩提树的叶尖较短。同时,假菩提树的叶柄也较短,约6至8厘米;真菩提树的叶柄纤细且较长,约6.5至13厘米。两种植物均是佛寺及市区常见的树种,但菩提树较常见。
古树名木 现时香港共有两株心叶榕被列为古树名木,一株在香港动植物公园(ARCHSD CW/27, https://ovt.greening.gov.hk/detail.aspx?id=477&m=13),另一株(LCSD YTM/107, https://ovt.greening.gov.hk/detail.aspx?id=648&m=13)则在旺角大球场,其中以前者较大,胸径接近2米,高18米,树冠阔37米,可谓「庞然大物」,下次路过时不妨驻足欣赏!

辨认特徵

生长习性 半落叶乔木。幼时附生于其他植物上。
高度 可达15米。
老树具板根。
主干树皮灰色,干后皱缩。
近革质,心形至卵状心形,叶端渐尖,叶基浅心形至宽楔形。基出脉5条,最外侧2条纤细而短。托叶卵状披针形,早落,托叶痕明显。
雌雄同株。无花果(结构为隐头花序)无柄、球状,腋生于带叶幼枝,对生或簇生于落叶老枝上。
榕果(结构为多数瘦果组成的隐头果序)幼时被黑色斑点,成熟时紫黑色。
花期 本港5月至9月。
果期 本港5月至9月。
备註

上述学名根据香港植物标本室网页:https://www.herbarium.gov.hk/sc/hk-plant-database/plant-detail/index.html?pType=species&oID=6934

其他资料库引用的学名
― 《中国植物志》英文版: Ficus rumphii Blume
― 《世界植物线上》:Ficus rumphii Blume

参考资料